炳灵丹霞地质公园位于永靖县西南部杨塔乡,距永靖县城35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103°02′-103°05′,北纬35°02′-35°50′,总面积23.36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783米。以中生代晚期的早白垩世(距今1.2-1.44亿年)红色陆相沉积地层为载体,保存了大量的造山带构造珍贵的地质遗迹,蕴藏着丰富的地球科学信息,发育峡谷、石柱、峰林、丹山赤壁、天然蚀刻象形和造型,形成了规模宏大的丹霞式地貌景观,极具地学研究和旅游开发价值。
炳灵寺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区位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县,总面积180平方公里,由炳灵湖、炳灵丹霞国家地质公园(炳灵石林)、炳灵寺石窟三大片区组成,2020年12月被国家文化和旅游部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炳灵湖是刘家峡水电站的水库,水域面积130平方公里,库容达57亿立方米,水质清澈、无污染,达到了国家二级饮用水标准,因水库尽头的炳灵寺而得名。烟波浩渺的湖像无际的绿绸荡漾在群山之中,景色集江南秀丽和高原雄浑于一体,是游人神往的旅游胜地。其中,“黄洮交汇”是黄河与洮河交汇形成的壮观景象;刘家峡水电站是我国自主设计建设的亚洲第一座百万千瓦级水利枢纽工程,被评为全国工业遗产、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炳灵石林是新生代早期白垩纪紫红色细砂岩堆积而成的丹霞地貌,在2011年由国土资源部批准成立炳灵丹霞国家地质公园。地质公园内千峰壁立,万壑纵横,数百条支沟曲折蜿蜒,与形态各异的石峰共同组成了奇异的石林世界,仿佛一座天然的雕塑馆,具有极高的地质科学、旅游开发、自然美学、生态保护价值。
炳灵寺石窟开创于十六国西秦时期,距今1600多年,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于2014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石窟主要由下寺区、上寺区和洞沟区三部分组成。现存窟龛216个,各类造像800余尊,藏、汉两种风格的壁画1000多平方米,佛塔56座,藏品438件。窟内现存西秦建弘元年(420年)的墨书题记,是迄今我国最早的有明确造像纪年的题记,为早期石窟的分期断代提供了重要标尺。
炳灵寺石窟位于甘肃省永靖县城西南35千米的积石山的大寺沟内。炳灵寺所在积石山山岩的地质结构系细黄沙岩,易于开凿雕造,但不耐风化潮解。由于该地气候干燥,加之峭壁的高处,岩层往往突出如屋檐,对部分窟龛起着遮蔽风雨和太阳曝晒的作用,因而许多窟龛造像虽经千百年的岁月,至今仍得以相当完整地保存着。
位于甘肃临夏永靖县城西南1公里处,距兰州市75公里。峡谷和川地相间出现。河水穿过千岩壁立的深邃峡谷,水势有如万马奔腾,景色十分壮观。
“黄山白土头,黄河向西流”这是在刘家峡广为流传的一句话。
"保护母亲河行动"是一项大型的群众性社会公益活动,由保护母亲河宣传教育活动、保护母亲河工程和保护母亲河基金三部分组成,主要目的是动员包括青少年在内最广大的社会力量,在哺育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等江河湖泊流域植树造林、保持水土、防治污染,倡导和树立绿色文明意识、生态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为国家生态环境建设做贡献。
近年来永靖县为改善的黄河生态环境,遏制水土流失,保护母亲河,召开了一系列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专题安排会。县领导表示黄河流经永靖107公里,造福于永靖人民,我们也要挑起保护黄河的重担。准确把握重在保护、要在治理的工作要求,突出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治理,实施好国家重大生态保护修复和建设工程,大力治理水土流失,推进落实河湖长制和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行动,从严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大力发展节水产业和技术,推进农业节水,实施全社会节水行动,集约、节约利用水资源,全面督查污水处理厂等环保设施运行情况,生产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处理,绝不允许污水直排黄河。落实落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各项措施,让黄河成为造福广大群众的“幸福河”。
据释道世《法苑珠林》文献记载,炳灵寺石窟的开凿历史可上溯到“晋泰始年”,即公元265年。公元763年,吐蕃占领陇右这一地区后,此地除有吐蕃军人驻扎外,还有大批吐蕃移民北上东迁,在炳灵寺石窟建造了无数雕像和壁画,并对佛窟进行了重修和重绘。11世纪时,西夏与宋交战,西夏下令毁桥,丝绸之路改道,显赫一时的炳灵寺从此冷落了下来。15世纪,藏传佛教进入炳灵寺,到了清代的康乾时期,藏传佛教达到鼎盛,炳灵寺的佛教活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复兴时期。然而晚清开始炳灵寺石窟所在的河州地区民族矛盾日趋加剧,先后发生了乾隆四十六年、同治七年和十三年、光绪二十一年、民国十七年的社会动乱,给炳灵寺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其中,第128,第147等大型洞窟被人为炸毁,大佛前的九层楼阁,木结构窟檐等寺院建筑被付之一炬,一些精美的佛教石雕造像成了断头残臂、身首异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1952年9月,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组织中央美术学院、西北军政委员会文化部和敦煌文物研究所三个单位抽调13名专家、学者、技工,组成“炳灵寺石窟勘察团”,对炳灵寺石窟作了为期一周的细致全面的勘察和了解:摄影、临摹、测绘、洞窟内容调查等,并首次对石窟下寺区洞窟初步编号,共编124个窟龛。1955年5月,永靖县炳灵寺文物保管所成立,对有价值的洞窟一一进行编号,结束了炳灵寺石窟长期无人管理的年代。1961年3月4日,国务院正式公布炳灵寺石窟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3年4月至5月,甘肃省文物工作队与炳灵寺文物保管所对炳灵寺石窟进行第二次勘察,第一次登上了最高的169窟,发现了窟内保存众多的西秦时期的造像和壁画,并在第6龛发现了西秦建弘元年(公元420年)墨书造像题记。1967年修筑石堤护卫窟群。1982年架起了沟通大寺沟两岸的拱形水泥大桥。1999年国家又花巨资进行了石窟维修加固和渗水治理工程。 2008年10月7号,《炳灵寺石窟保护管理办法》正式颁布实施。
永靖傩舞戏,民间俗称“七月傩舞傩戏”,是为当年五谷丰登、酬神还愿,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人富平定。故丰收年跳傩舞,歉收年则不跳傩舞。 其主要流传于甘肃省永靖县西部山区的杨塔、王台、红泉和三塬等乡镇汉族聚居村,以及临夏县北塬鳌头徐家和和政县。永靖的傩舞傩戏不但在本地区源远流长,同时也流传到山水相连的青海省民和县的三川地区,土族群众举办的“纳顿节”,在傩仪、傩舞、傩戏等方面与永靖的七月跳会完全一致。 从形式和内容上看,永靖傩舞和贵州安顺地戏也存在诸多相同之处,但根据文献记载,永靖傩舞要比贵州安顺地戏更早,保留了比安顺地戏更为原始的衣钵。 以永靖傩仪、傩舞、傩戏为主要标志的傩文化,是数千年多种文化的积淀,是多元宗教、民俗、音乐、舞蹈、面具艺术等的复合文化体,至今活跃在乡村的“文化空间”,被称为戏剧的“活化石”。2008年,永靖傩舞傩戏(七月跳会)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
炳灵寺最早叫“唐述窟”,是羌语“鬼窟”之意。后历有龙兴寺、灵岩寺之称。明永乐年后,取藏语“十万佛”之译音,取“炳灵寺”或“冰灵寺”之名。现存窟龛183个,造像近800身,分石胎泥塑和泥塑三种,浮雕石塔25座,壁画约900平方米。其中169窟开凿于一天然石洞中,规模最大。炳灵寺石窟雕像776躯,其中石像694躯,泥塑82躯,主要人物有释迦牟尼、观世音菩萨、无量寿佛、弥勒佛以及各种菩萨、佛等。造型概括,手法简练,肢体半裸,衣裙飞动,姿态优雅,静中有动,比例协调,充分体现西北浑厚粗犷之神韵。世界遗产——炳灵寺在唐代称为龙兴寺,宋代称为灵岩寺,初建于16国时期。石窟分上寺、洞沟、下寺三处,分布在大寺沟两岸的红沙岩上,洞窟层层叠叠,栈道曲折盘旋而上。炳灵寺创建于西秦,历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元、明、清各代扩建,距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
涵括黄河水电博览园、刘家峡大坝、炳灵湖及沿岸渡口景点。黄河水电博览园内设有大型旅游客运服务中心,用于承载游客集散。目前拥有客运船舶服务,未来还将开设巴士穿梭和直升机飞航旅游交通客运服务、环湖旅游观光体验服务及陆地互通旅游观光体验服务等。 刘家峡大坝地处高原峡谷,被誉为“高原明珠”,景色壮观。是建国初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工人阶级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革命精神,自行设计,自行施工,自行安装的百万千瓦级的大型水电站,是中华民族不怕艰难,勇于向大自然进军的象征,1995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素有高原上的“马尔代夫”之称的炳灵湖,全长66公里,水域面积约150平方公里。湖接永靖、东乡、积石山和临夏四县,拥有黄洮交汇和夏黄交汇的水域奇景。还拥有莲花古渡、祁家古渡,黄河古渡等南丝绸之路古渡遗址文化,是古河西走廊重要的贸易线路。
这里是一座气势磅礴的天然雕塑博物馆,千峰林立,万壑争奇,峰峰成形,岩岩成景。仰首山巅,有千米之高,石径隐现。宛如云梯。万佛亭岚气弥漫,接临云天,四周奇岩壁立,危崖凌空,诸峰拱卫,怪石嶙峋,可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高山仰止已无路,曲径通幽别有天"。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这样描述炳灵石林:"河北有层山,山甚灵秀。山峰之上,立石数十丈,亭亭桀竖,竞势争高,愿望参参,若攒图之托霄上。"明代大学士解缙游览了 炳灵石林之后,挥毫写下:"炳灵寺上山如削,柏树龙盘点翠微。 况有冰桥最奇绝,银虹一道似天梯。"